公安农商银行:聚焦主责主业 深耕县域沃土

2022年以来,公安农商银行深入贯彻落实省市行社春季支农服务工作思路和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县域的市场定位,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截至3月末,全行存款增加14.19亿元,余额155.13亿元,增额和份额分别占全县金融机构总额的30.39%和36.41%;贷款增加9.08亿元,余额89.45亿元,增额和份额分别占全县金融机构总额的32.42%和47.7%,存、贷增额和份额持续稳居金融机构首位。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2.3亿元,比年初净增6.16亿元;涉农贷款余额70.36亿元,比年初净增6.77亿元。贷款客户增加1998户,达到16645户。缴纳税收793.84万元,位列县域金融机构纳税额之首。

精准对接强实体

近年来,公安农商银行认真落实省政府纾解全省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24条”措施,深入开展“小微金融店小二”“百行进万企”活动,紧跟县委、县政府步伐,加大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把信贷投放重点放在循环造纸、生物医药、时尚产业县域三大主导产业链等领域,着力加大县域重点项目、民生工程、招商引资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服务力度,对全县145个规模企业、111个招商企业、44个龙头企业实行名单制管理,客户经理主动上门提供一对一服务,摸清企业实际资金需求,量身定制“线上+线下”信贷支持服务。一季度,公安农商银行累计为湖北车桥、惠强纸业等52家县域重点企业发放贷款6.73亿元,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整村授信助春耕

为打好春耕备耕第一仗,公安农商银行紧盯春耕生产需求,全面推进“村银共建+整村授信+金融村官”服务模式,以108名金融村官和3名驻村工作人员为纽带,全面走访对接258个行政村,上门对接1677户种养殖大户和253家农资店,用实际行动支持春耕备耕,保障春季农业生产。截至3月末,全行已完成75个村的整村授信工作,建立新型农村经营主体档案647份,签约授信438户,发放贷款1.12亿元,建立农户档案152747户,签约授信24588户,发放贷款16.68亿元。

政银携手促创业

通过加强与县人社局、就业局、财政局等部门对接,密切政银关系,及时了解、掌握当地政府支持百姓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办理流程,组织客户经理开展“创业贷”营销专题培训,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单页和海报、员工朋友圈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积极发挥政策性信贷产品利率低、财政贴息等优势,为下岗再就业人员、退役军人、返乡创业农民工、自主创业农民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截至3月末,全行已发放创业贷款943万元,比年初新增608万元。

减费让利添活力

继续落实延期还本付息政策,截至2022年3月,累计办理贷款延期还本付息840户,涉及贷款22.97亿元,延期利息0.6亿元,做到应延尽延,应展尽展;坚决贯彻落实减费让利政策,一季度,为辰朗科技、双港农业等48家小微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2.9亿元,减少客户贷款资金周转成本60万,主动为企业承担抵押登记费、抵押评估费12余万元;新发放扶贫贷款91户433万元,总额达到1138户5026万元,确保贫困户脱贫不返贫,深化巩固金融扶贫成果。

科技赋能支小微

为切实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短、小、频、急的难题,公安农商银行落实全面小微企业贷款授权、授信、受理回告、机制免责“四张清单”机制,用足、用好、用活各项贷款政策,积极推广“301”贷款模式,加大“楚天贷款码”运用,创新信贷产品,优化贷款流程,最大限度地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全心全意当好金融“店小二”,今年来,全行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3.86亿元,其中发放线上贷款5.2亿元,让小微企业可以随取随用,随借随还。持续开展“送码授信暖人心”活动,大力推广扫码流量贷、码商e贷等微贷产品,对辖内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提供支付结算、送码授信等一揽子金融服务。截至3月末,全行累计为31793户商户免费安装收款码,授信3125户金额3亿元,已用信1.6亿元。

普惠金融便民生

积极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定期到社区、集市、农区等开展反假币、防范非法集资、个人征信等宣传,不断增强公众金融知识水平。主动上门开展“兑零钱、兑残损币”活动,一季度为广大商户兑换零钞1870张、金额16700元,兑换残币827张、金额10776元。加大信息科技投入,加速推进支行转型,在全县布设35台智能柜台,有效释放36名高柜人员充实厅堂服务,提升客户业务办理速度。在全县15个偏远行政村优选一批信用好、信誉高的个体经营户和专业合作社设立现金服务点,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办理现金兑换,方便村民现金存取需求。

(公安农商银行 杨春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