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行转型谋发展 提质增效新篇章

全省农商行从2019年开始全力推进支行转型,有效发挥农商行点多面广、人员充足的有力条件,以服务促进营销,将转型与发展相结合,努力实现全省农商行支行网点从单一零售向综合化金融服务转型,推动支行经营模式和管理方式的提升,促进了服务的提升和业务的发展。截至2020年12月末,全省农商行累计实现转型网点1839家,除13家网点正在进行改造拆迁外,可转型网点全部完成转型工作,提前一年完成了原来规划三年的支行转型任务。

转型后的支行网点从单一零售向综合化金融服务转型,支行经营模式、管理模式、服务模式在改变的同时得到大力提升,不仅整合和优化支行内部资源配置,提高了市场营销能力,还大力推动了“三大银行”建设,为全省农商行的转型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转型后的支行,更具服务能力,更具经营活力,更具营销优势,呈现出五大新“面貌”。

一是运用新思路、新布局,打造支行新形象。支行转型打破传统服务模式,以新的思路面对新的服务市场,破解了网点服务慢、形象差的传统印象,厅堂采用开放式、移动式、模块化布局,通过“一扩、三减、一优”(扩大智能服务区;减少服务分区、减少人工柜台数量、减小客户等候区面积;优化动线设计)调整网点功能分区,老年人及特殊人群服务、绿色窗口设置等更加人性化,支行还根据“客户分流、交易处理、需求激发、销售实施”等层次进行网点功能分区设计,让整体布局流程化,为客户营造一个舒适的、有安全感的金融服务场所,客户满意度明显提升,支行提档升级效果显著,网点形象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二是启用新机具、新流程,突出支行新效率。2020年底,全省农商行投产智能柜台2294台,智能柜台的到来改变了网点服务格局,优化了网点服务流程,提升了网点服务效率,拉近了客户服务距离,通过智能柜台办理业务,客户无需再手工填单,柜员无需再打印纸质交易凭证,一切流程均由电子化替代,减少办理时间的同时提升了客户的体验感。如:开立个人银行卡并完成短信银行、手机银行注册等业务从柜面需要8分钟降低至仅需3分钟;卡密码挂失、密码挂失重置,从柜面需要10分钟降低至仅需2分钟。2020年全省农商行智能柜台共办理各类业务超过600万笔,办理总体效率提升近73%。

三是应用新配置、新文化,开创支行新模式。要做好服务与营销,首先就是要解决好人力与自助设备的配置问题,转型以后,全省农商行分流高柜人员2049人,占柜员总数的21.3%,增加大堂经理1475人,增加客户经理602人。支行人力资源结构的改变带来了新的服务营销模式,高柜人员得到释放,提升营销人员占比,推广全员微贷营销模式,增强支行营销能力,并着力于非标准化、个性化的业务咨询服务、产品营销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客户服务和关系维护,将支行建设为专业营销中心,客户关系中心和数据采集中心。同时,为顺应新时代客户行为特点和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支行正由交易功能为主向营销功能为主的服务新模式转型,逐步弱化交易功能,逐步把交易功能转移到线上和自助渠道,仅2020年,全省农商行通过智能柜台开卡78.7万张,累积吸引各类存款312.87亿元,累计营销微贷103.9万笔,金额1292.3亿元。

四是采用新方式、新技术,促进支行新风控。运用智能柜台办理业务,优化业务流程,精简人工操作,增强科技风控能力。同时,智能柜台业务操作均由客户自助完成,减少了柜员现金收付点数、业务授权审核等操作差错,也减少了现金及重空管理风险环节,并实现了业务凭证、客户签名、档案留存电子化,柜面操作风险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加强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新兴技术在客户身份真实性审核、交易信息安全性验证、业务审核授权、员工行为管理等关键风险点和重点风险领域的应用推广,收集客户的交易行为、身份特征、关系网络等多个维度的数据识别潜在违规客户,有效提升了风控智能预警能力和技术管控水平。

五是使用新标准、新需求,建立支行新制度。为配合全省农商行支行转型工作的有效开展,增强对支行网点的管控质量,2020年,运营服务部致力于建设大堂经理及智能柜台管理相关工作,制定了《全省农商行网点大堂经理管理指导意见》和《全省农商行智能柜台管理暂行办法》的讨论稿,为各行大堂经理管理和智能设备管理提供有力支撑,同时通过完善成本核算、绩效考核量化指标,促进了支行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的不断深化。

(运营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