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力四“加”为乡村振兴浇灌活水

宜都农商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农商行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在广袤无垠的热土上成长壮大,服务乡村具有天然优势。宜都农商行把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深入推进“三大银行”建设、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载体和重大机遇,发力四“加”,为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加大信贷支持发挥本土银行优势
宜都农商行坚持把信贷资源优先配置到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紧跟规划、全面对接、多措并举、精准投放,让信贷资金发挥出推动产业发展、助农增产增收的实效。截至2019年5月末,农商行各项贷款余额51.26亿元,其中涉农贷款余额39.15亿元,占比76.38%。
一是推进乡村金融,开展整村授信活动。依托“根植农村、点多面广、熟悉市场、决策快捷”的独特优势,通过整村授信活动抓好农区贷款投放。目前已发放授信证近8000张、授信金额4亿元,力争在2020年为3万农户提供20亿元授信。
二是服务经营主体,助推农业产业发展。加强对柑橘、茶叶等当地主导产业的支持;支持乡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乡村旅游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大做强,今年已累计为各类农村经营主体发放贷款11.86亿元。
三是做实精准扶贫,坚决打赢脱贫攻坚仗。推动扶贫小额信贷、产业扶贫贷款落实落地,截至5月末,农商行累计发放扶贫贷款0.87亿元,户贷量3.75万元,扶贫小额信贷覆盖率达到42.06%。
加速服务下沉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宜都农商行把普惠金融与服务乡村振兴紧密结合,让金融服务更加贴近乡村居民,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认可度。
一是实现金融服务全覆盖。新建乡村振兴金融超市4家,智慧银行3家和惠民金融服务站13个。在123个行政村布设126台惠农取款机具,实现了营业网点乡乡通、惠民服务村村通、电子银行户户通的金融服务全覆盖格局。
二是建设乡村振兴金融超市。积极探索打造具有普惠制、低成本、便利性、可持续等特性的乡村振兴金融超市,依托村级党员服务中心,将普惠金融服务网格工作站、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金融惠民便民服务工作站、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站进行“四站合一”升级,布设具备存、取、查、转的超级智能终端,并配备客户经理长期驻点,真正做到了“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
三是加强机构部门业务合作。发挥前台窗口作用,先后与工商、税务、国土等部门合作开发了“农民工工资保证金”“代收医保社保”等业务,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客户少跑腿”。
加快产品创新更好满足服务需求
为更好满足乡村振兴中各环节出现的产品需求,着力解决融资难慢贵等难题,宜都农商行积极研发推广特色产品。
一是推广铺开小微贷款。“e”字类和“快”字类微贷品种,覆盖面广、手续简单、办理快捷。截至目前,微贷余额3.5亿元,累计发放微贷4.2亿元。
二是积极研发特色产品。结合乡村工匠众多、勤劳诚信等特点,自主研发了“工匠快贷”产品,并在系统内得到推广应用。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工匠快贷”0.28亿元,助力167名工匠创业圆梦。
三是产品推动农民增收。通过强化担保公司合作、保证金增信、引入专项基金等,降低融资成本,推行“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商行”供应链合作、“产业+农户+农商行”产业扶贫、“贫困村+农业企业+农商行”增收脱贫等模式,形成了整体带动、全面发展、共同增收的良好局面。
加强村银互联党建引领凝聚合力
宜都农商行下辖19个党支部均与结对村党支部签订了村银党建互联互助协议,进一步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力量,增进了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的融合度。
一是开展村银党建互联。各结对党支部定期到结对村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以党建活动为纽带,共办党建互联互动活动,共商服务乡村振兴举措,密切与群众沟通联系,积极了解乡村振兴过程中的问题需求。
二是开展村银金融互联。各党支部积极与结对村建立服务乡村振兴、助力精准扶贫等合作关系。围绕“农田水利、绿色农业、美丽乡村、绿色城镇”等主题内容,为结对村群众提供存贷款、金融理财、电银产品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三是开展村银文化互联。在互联结对村开展金融讲堂,开展普及金融知识万里行活动,送金融知识下乡到户,积极向群众宣讲反假币、防范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等,宣传各项金融产品和优惠政策,提升群众金融知识水平,享受政策福利。

(《农村新报》2019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