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华理事长在《湖北银保监管》2019年16期发表署名文章:扛起服务民营企业的金融责任——关于全省农商银行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调研报告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以及银保监部门关于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部署要求,省农信联社围绕责任银行、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三大银行”建设,主动作为,创新举措,引导全省农商银行着力纾解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实现民营企业金融服务“增量、扩面、平价、提效”目标,更好地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践行:“四个切实”助推民营企业发展

近年来,省农信联社始终坚持支农支小的市场定位,发挥本土金融机构渠道、资源和服务优势,着力提升民营企业融资获得感。

(一)切实扩大融资规模,增加有效投放。全省农商银行将金融资源向民营和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优先保障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资源,单列民营企业信贷投放计划,明确每年新增公司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不低于2/3,确保民营企业贷款占公司类贷款的比例不低于50%。优先支持符合政策导向的企业发展,对有前景、讲诚信但暂时经营困难的民营企业,不断贷、不抽贷、不压贷,与民营企业共患难同发展。截至3月末,全省农商行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020亿元,占公司类贷款总额的91%。

(二)切实破除融资壁垒,创新信贷产品。全省农商银行创新推出了符合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特点的“无还本续贷”“过桥贷”“应收账款质押贷”等40多个特色信贷产品,缩短民营企业融资链条,促进民营企业资金运转“无缝对接”。积极运用经营类微贷、消费类微贷、银税互动类微贷、网上线上类微贷等“四类”微贷模式,创新开发“亲情贷”“福e贷”“银税贷”“烟商贷”等20多个标准化微贷产品,指导各市县农商行自主研发“荆诚微贷”“宜商快贷”“蔬果贷”等40多个区域性特色化微贷产品,极大地降低了信贷业务准入门槛,基本覆盖了500万元以内的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三)切实提升融资效率,优化信贷服务。全省农商银行对民营企业贷款快受理、快调查、快审批,严格执行“公开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审批零库存”等制度,提高放贷效率。适当下放贷款审批权限,对民营企业贷款实行差别化授权,缩短审批链条,对民营企业全额保证金承兑、存单质押等低风险业务1天办结;对民营企业存量贷款续贷业务原则上3天办结;对民营企业新增贷款,根据客户生产经营需要加速办理,自呈报之日起5个工作日之内完成调查、审查、审批等流程。

(四)切实降低融资成本,持续减费让利。全省农商银行对民营企业实行差别化、精细化利率定价,实施贷款利率动态监测,确保同等条件下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不高于国有企业、不高于上年同期水平。严格执行“七不准”“四公开”要求,落实“两禁两限”规定,减免了账户管理费、评估费、抵押登记手续费等40多个收费项目。严格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优化提前续贷和循环授信,清理一切不必要“通道”“过桥”环节。此外,将贷款执行利率下调30%,累计向广大客户优惠利息和减免手续费30亿元以上。

二、焦点:“四大症结”制约民营企业融资

民营企业存在小而分散、易受政策影响等问题,归集起来,主要有四方面原因造成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

(一)民营企业信用违约风险增加,银行经营更加审慎。部分民营企业盲目多元化发展,存在偏离主业、过度扩张、隐性集团多头融资、高杠杆经营等现象,或涉及担保圈、民间借贷等风险,信用违约风险逐步显现,并向银行传导,从而促使银行强化风险防控措施,谨慎把握风险容忍度,对小微企业客户的准入调查、审批和放贷的各环节慎之又慎,影响了放贷效率。

(二)民营企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造成银企信息不对称。部分民营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直接导致财务及经营信息不全甚至不真实,不能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有效信息,信息披露不够充分。此外民营企业涉及行业众多,各行各业差异巨大,使银行很难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很难获得企业在其所处行业的客观评价。

(三)民营企业风险承受能力较弱,融资增信渠道有限。部分民营企业产业结构趋同,突出表现为“三多三少”,即劳动密集型企业多、高新技术型企业少,低质产品多、名优产品少,粗放式管理的多、精细化管理的少。且民营企业信用等级一般较低,资本金较少,土地、设备、厂房规模不大,手续不全,难以提供有效抵押,增信主要依靠民营担保机构担保,但民营担保公司普遍规模较小,风险补偿金储备不足,一旦发生风险,基本无力代偿。

(四)企业生命周期与银行风险偏好不重合,供需失衡。银行风险偏好与民营企业的高风险属性存在差异,企业成长有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资金需求,银行贷款不是伴随企业的全生命周期,更是无法全周期满足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并且我国金融市场尚不完善,大部分民营企业只能单纯依赖银行贷款,导致融资领域出现严重供需失衡的情况。

三、措施:“四优工程”纾解企业融资难题

(一)实施资源优先工程,更大的“增量”。紧紧围绕省政府“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和“百万千亿金惠工程”,更好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融资规模稳步扩大的目标,省联社单列民营和小微企业贷款净投计划130亿元,确保新增企业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不低于80%。

(二)实施管理优化工程,更快的“扩面”。把主业突出、财务稳健、信用良好作为授信主要依据,合理提高信用贷款比重。省联社将加大民营企业业务考核权重,把支持民营企业“五高一限”工作目标纳入绩效考核体系,适当提高民营和小微企业不良贷款容忍度,进一步完善尽职免责制度和容错纠错机制,培育“敢贷、愿贷”的信贷文化,有效解决客户经理不能贷、不敢贷、不愿贷的问题。

(三)实施费率优惠工程,更好的“平价”。加强对担保公司、中介服务机构等监督,引导合理控制收费,信贷过程中的资产评估服务,一律由农商行委托,服务费用统一由农商行支付,最大限度地减免各种费用。完善贷款台账,定期做好民营企业贷款成本监测工作,加强对民营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周期特点、资金需求的分析测算,合理调整贷款期限,综合运用年审制贷款、循环贷款、分期还本等方式,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四)实施服务优质工程,更高的“提效”。积极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线上申贷、线上审贷、无纸化办贷,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全线上信贷服务。发扬“挎包银行”的优良作风,建立银企跟踪服务机制,为民营和小微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支付结算、代收代付、电子银行、理财等一揽子金融服务。

(载于《湖北银保监管》2019年16期)